设计决定力量
从至强5500升级到至强5600,英特尔聪明地选择了兼容的升级策略,这也让下游的服务器整机厂商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少了很多周折。升级看上去很简单,但并不是简单的更换处理器,除了主板的BIOS要配合外,服务器整体结构的优劣也让升级到至强5600处理器的整机表现各异。
Aision 5261NR就是升级到最新至强5600处理器的整机代表,它作为英特尔原装服务器一族,秉承了英特尔服务器的血脉,因此在升级支持上显得尤为轻松,它的性能表现也更佳了。
至强5600处理器虽然在结构概念上和至强5500处理器核心一样,但制造工艺从45nm演进到32nm,而且是英特尔第一款6核至强EP(双路)处理器,受制造工艺所赐,L3 Cache容量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在32nm的支持下,至强5600处理器工作主频更高,功耗与至强5500相当。
Aision 5261NR
这是一台偏向企业级应用的双路2U机架式服务器,基本上涵盖了此级别服务器的各项优秀特质:支持双路至强5600处理器、16根DIMM插槽(支持3通道)、内置SAS RAID(512MB)、支持8块2.5英寸热插拔硬盘、双口英特尔i82575千兆网卡、双组冗余散热风扇、两块热交换电源。而且它采用了全面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包括光驱、控制面板等都设计成免工具维护的结构,而这些优势以往只会在国际一线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才会出现。
同其他品牌服务器配置的RAID卡不同,Aision 5261NR选择了英特尔的原装服务器方案,将RAID卡放置在磁盘仓背板和主板之间,这样一来,避免了大量SAS联接线的使用,也让服务器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配合英特尔5520UR主板,我们能够轻松地获得更多服务器运行的状态信息,更好地融入网络化应用中。这块RAID还采用了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支持鼠标,这比起传统RAID卡的字符配置界面来说,确实方便许多。
送测的服务器是面向终端用户的典型配置:单路至强E5620,配备4GB内存,3块10K SAS硬盘,可组建RAID 0/5/6,可以应对绝大多数用户起步级别的各种应用。
测试实战
在测试之前,按照惯例我们先在英特尔官方网站上确认了服务器各个固件的版本升级情况,并将主板BIOS升级到2011年最新的V0.55版。服务器配备的英特尔SAS RAID是英特尔与LSI联合开发的产品,同样我们也从英特尔网站上下载了最新的驱动。
测试用操作系统选择的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在以往的测试中,它能很好地满足处理器在各种应用下的环境搭建需求,也比较符合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服务器测试环境依然是基于计算机世界实验室技术合作伙伴思博伦通讯提供的Avalanche 2700 & Reflector 2700,它将从模拟实际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在作为Web应用的服务器能有何种表现。我们在其上开发的服务器应用测试脚本将直接面对服务器的ASP、ASP.NET、MD5、SHA256等各种Web类应用。
航天联志服务器采用了英特尔i82575双千兆网卡,我们在网卡属性中看到了它能够完美的支持RSS(多队列支持),最多支持4队列,这样一来,在那些高访问率的应用中——比如基于ASP或者.NET的网页访问、静态页面的支持等方面会充分发挥至强5600处理器6核的计算优势,在某些应用中性能会提升80%。
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这块网卡在密集型访问任务下有效地发挥了多核服务器的性能,单队列下ASP和.NET性能都不到30000per;开启2队列后,就能较好的利用至强E5620 的6个计算核心,将性能分别提升到35000per和39500per;4队列下的静态页面能突破60000per,显示出服务器整体优化对性能带来了明显的提升。
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至强5600相比上一代至强5500,在性能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一颗至强E5620甚至接近两颗至强5500的某些性能,32nm的6核处理器在面对绝大多数应用时,都显示出强悍的一面。
伴随制造工艺的大幅度提升,英特尔得以在一个封装下封装6个计算核心,而且还提供了更大的L3 Cache,但是Die的面积依然小于至强5500系列。不过计算核数量的增加还是带来了功耗的些许变化。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Aision 5261NR在进入操作系统后,静态功率竟然低于100W,全速工作下也只有220W,因此节电效果相当出色。并且优化的散热结构让服务器的工作噪音得到了良好的抑制,静态工作下并不比某些台式机的风声大多少。
这是一台在OEM合作伙伴中难得一见的英特尔服务器整体解决方案,优化的结构、模块化的设计、较低的功耗和噪音,都让它适合在绝大多数计算场合中使用。
上一篇:神舟六号飞船的人性化设计
下一篇:新型复合材料选择、设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