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辰龙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一直以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问题都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为例,对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行探索,以期实现促使二者之间互相开放并注重融合的一种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lways has been the hot issues o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bio-science major of the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exploring the fus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bio-science which could make the two mutually open and focus on fusion.

关键词: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生物科学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bio-science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24-02

0 引言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其目的就是培养和谐社会中有健康人格的公民,是一种非专业的广泛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旨在打破专业间的壁垒,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成长为见识通达、视野开阔、人格健全的个体[1][2];专业教育则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养,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到专业领域的工作中能够熟练掌握技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

我国以前的教育体制专业划分很细,高等教学过多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确实培养了一大批精专的人才,但是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到来,过分注重和强调狭隘的专业,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精神、自我认识与评价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表达与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不适应,限制了毕业生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人们具有专业的特长,否则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融合,使二者互相促进,是现今大学教育改革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对目前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生物科学专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探索,以期实现促使二者之间互相开放并注重融合的一种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在中学基础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3],近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已经由单学科性向综合化发展,目前,对于生物教师的职前教育和中学基础教育还有着一定的脱节现象,但在通识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1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目标分离 从现行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生物科学专业在形式上增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也增设一些选修课,但实际上能够真正体现通识教育本质的课程并不太多。目前大学通识事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无法全面覆盖到通识教育目标要求上。由于通识课程内容零散杂乱,缺乏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因而导致了通识教育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也缺乏系统性。从课程内容看,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都一样,就是通识性不足,知识层面多数停留在介绍上,较少涉及到其思想深度上,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关注不够,很难达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宽广综合的基础平台的目的。

1.2 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基础课 过去,不少高校曾将通识教育当作高等教育里为专业教育打基础的基础教育。然而,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基础教育其实是一种误解,通识教育不直接与专业相联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虽然存在基础性的一方面,却不能将其等同为基础教育。事实上,基础教育可以看作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中间环节,具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的一些特性。

1.3 缺乏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且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较为狭窄,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就体现为通识教育内容不够全面,课程设置专业性很强,而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通过办几场讲座、开几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缺乏一个课程体系能够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完整的融合。没有科学的课程和课程论便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因此,课程设置在教育体系中总是处于中心地位[4],如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主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教育无论在哪一阶段,都需要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

融合[5]。

2.1 促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综合化 通识教育课程是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生都必须学习这类课程。通识性课程对于师范生来说,既不学习“教什么”,也不学习“如何教”,更不是专业的知识,但学习这些通识性课程,能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形成开阔的视野,为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6]。当今社会,通才教育正替代专才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首先要具有广博的各科基础知识,用更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7]。

生物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对生物教师的各项知识都有挑战,因此就需要生物教师除了掌握过硬的生物学科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不同学科直接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生物教师只有全面的掌握相关学科内容,才能使生物教学更加完整的展开。通识教育与生物专业教育间的交叉和渗透,对于长期接受理科思维训练的生物科学学生来说,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直接思维、发散性思维方式,人文的力量与生物科学的力量以及艺术、思维力量等有效结合,才有助于生物专业方向的发展[8]。为了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应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通识性课程所占的比例,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交叉与渗透;在课程结构上,要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打破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宽厚的知识;在课程内容上,要教给学生最基础性的知识,却能使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科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跟上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在课程形式上,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形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2.2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贯穿通识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能只依靠几门通识性课程,也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课程,而是要借助教师的力量把通识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9]。要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实现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宣传引导;二是要通过政策激励;三是要通过加强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督促和约束。

2.3 在第二课堂中体现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应仅仅体现在第一课堂上,要实现这二者更好的融合,就要由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活动融入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和做人的理念。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能使学生通过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和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

另外,在第二课堂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课外读书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修养,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启发艺术灵感和哲学思考,将专业教育方式与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主要是知识面广,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因此,师范院校就如何发挥优势办好该专业,成为构建相应管理模式的一个必要问题。为此,就需要我们融合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才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统一,学科教育、素质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统一,使学生能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生物学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李雪冰,鲜健,陆珊.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中学生物教育[J].技术与市场,2007(7):78-79.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5]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6-7.

[6]张松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46.

[7]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5.

[8]董俊梅,郭剑波,岳培荣.农科高校推进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79-281.

[9]康涛,姚小龙.加强农科类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策和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34-36.


推荐访问:专业 教育 师范学院 融合 生物科学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煤矿干部作风整顿反思材料9篇

煤矿干部作风整顿反思材料9篇煤矿干部作风整顿反思材料 干部作风反思材料 干部作风反思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关于在全镇开展个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报告文件...

学校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总结7篇

学校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总结7篇学校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总结 中学校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进展史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汇报为了贯彻市委《学...

弘扬优良传统整顿作风纪律讨论辨析10篇

弘扬优良传统整顿作风纪律讨论辨析10篇弘扬优良传统整顿作风纪律讨论辨析 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党课讲稿) 前 言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作风纪律整顿心得体会1000字4篇

作风纪律整顿心得体会1000字4篇作风纪律整顿心得体会1000字 机关干部作风整顿个人心得体会5篇 一、强化工作作风,不断进取,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强化进取意...

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整改措施10篇

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整改措施10篇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整改措施 关于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

浅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8篇

浅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8篇浅谈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 年第$期(下)总第! 期学习月刊我从教%余年,其间任校长!余年,虽然当时凭着一腔热情,先后把两所比较落后...

党员纪律作风整顿对照检查材料(14篇)

党员纪律作风整顿对照检查材料(14篇)党员纪律作风整顿对照检查材料  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个人对照发言材料5篇  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个人对照发言材料范文【一】...

2023年红色教育活动方案【10篇】(全文完整)

红色教育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为缅怀革命先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

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9篇

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9篇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8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宝菊

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自纠4篇

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自纠4篇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自纠 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一):部队作风整顿个人剖析材料 部队作风整顿个人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