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相关的“两会”十大关键词,核心是“振兴制造业”!
主任皮剑龙认为:外商投资法立法体现了科学性和民主性。既按照客观的、科学的原则进行立法;同时经过多方讨论,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德勤中国副主席蒋颖在过去的调研中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对于将中国市场作为投资首选地的定位没有改变。中国市场的消费红利、转型红利、制度红利等给外商投资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但外商投资企业反映最突出的是中国法律体系的不透明性和自由裁量权过大,对于企业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指出:应对贸易摩擦、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坚持多边贸易规则,坚持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举办进博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及这部法律的出台等举措串起来看,所有的外国投资者、企业家都能看到,中国是实实在在彻底地开放。
同时,“这部法回应了到目前为止外商投资的疑虑、担忧,包括国际舆论上的一些讨论,比如强制技术转让。说明我们优化外商的营商环境是动真格的。”杨成长说。
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是否会如同过去中国加入WTO一般对国内企业、民族工业带来压力?杨成长表示肯定会有:“从这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我们不怕竞争,变压力为动力,这对激发我们自己的科创能力、科创活力大有作用。”
10、“科技伦理”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关于加强科技伦理建设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建议》中提出:要加强科技伦理建设,践行“科技向善”理念。
“我国正全面进入数字社会,构建包容、可信赖、可持续的数字经济社会。数字技术在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信息过载、数据安全等问题。基因编辑婴儿、数据和算法滥用等违背科技伦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凸显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马化腾说,“对科技伦理的关键问题在认识上有共识,行为上有共振,才能发挥好科技伦理对科技创新的调节作用,促使科技活动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伦理,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科技伦理,数字时代的商业竞争离不开科技伦理。”马化腾说。
马化腾建议,国家层面要针对相关新技术制定伦理准则,对新技术应用进行引导和规范。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与行业主体、学术团体、社会公众等多利益相关方合作的方式,制定相关伦理准则,并支持行业自律,包括建立伦理审查、成立自律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等。同时,要加快研究新兴技术领域的法律规则问题。另外,还应积极推动新技术领域的全球治理,参与国际标准、规则的制定,包括推动建立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全球共同伦理框架,确保人工智能持续造福于全人类和全世界的发展。
振兴制造业是2019资源倾斜方向
总结起来,无论李克强总理“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明显减税”,还是“智能+”接棒“互联网+”,为制造业赋能,抑或5G技术发力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以及“就业优先”、“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效率红利”、“科技打假”“、科技伦理”等,绝大多数与企业相关的“两会”关键词,是与振兴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相关的。
制造企业在2019年,务必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辜负社会和行政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的战略机遇;在2018年严重受挫的互联网和新经济,则须重点关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换的时代背景,在中国经济重要板块的深层转换中,找到新的“效率红利”。
上一篇:振兴中医药,必须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下一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综述